“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征文汇编

我们是地质人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田锦川)
“我是共产党员”,这是一句大爱无疆的无声诺言;“我是共产党员”,这是一句响彻天地的诤诤誓言。近100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工作战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用自己的热爱、执著与坚守,为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名字赋予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今天,只采撷在祖国的地质行业、发生在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这块沃土上,我听说、亲历并为之深深感动的地质人的故事,以九千万共产党员中的几个缩影,尝试勾绘出“我是共产党员”的大致轮廓。
    示范引领——我听说的动人故事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自1955年6月18日创建于北京,作为长期服务于冶金-有色地质勘查系统的国家地学领域重点科研院所,65年来,始终坚守资源报国的信念和重任,自1979年恢复建所以来,共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和技术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原有色总公司等有关部委项目、企业等科研勘查项目1000多项,几乎涵盖了地学领域所有科研勘查项目类别,在成矿理论、找矿预测和勘查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研勘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160多项,出版专著110部,发表论文141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研–调查–勘查–开发一体化”、“国内–国外一体化”、“资源地质与民生地质并举”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之路。
   这些高光时刻的背后,是金耀华、康永孚、姜齐节、梅友松、熊光楚、王敬尧、欧阳宗圻等一批老专家、老党员默默无闻而朴实无华地奉献。每年的新员工座谈会上,总是听不够付水兴书记饱含深情和钦佩之情地介绍老一辈地质专家“开疆拓土”的艰辛经历和满满收获,“地质找矿,报效祖国”,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我们无法忘记,是他们,冒着雨雪在矿山阴冷潮湿的坑道内察勘矿脉走向,向年轻同志传授蚀变分带经验;是他们,沿着“爬山虎”碾过的淤泥山路,深一脚浅一脚蹒跚前行的背影,引领着年轻同志追赶跟上;是他们,困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渴了,鞠一口山泉水,润润嗓子。冷了,喝一口二锅头,暖暖身子。饿了,嚼一包方便面,啃一口凉馒头……震撼感叹之余,我也真切感悟到地质是一个极富挑战、其乐无穷的职业,而有太多像他们这样真正的“地质人”,真正的“共产党人”为着圆心中的“地质”梦,在地质使命的忠诚履行中,无怨无悔地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到他们所钟爱的“地质”事业中,这是一种对更具价值的人生的追求。
    薪火传承——我眼中的地质情怀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进入21世纪,一批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并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王京彬院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四光”奖和“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等殊荣,王书来、毛启贵等10余人次获得“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金银锤奖”等,他们亮身份、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的伟大事业中。
   十二年前,我有幸从胜利油田调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听说那些地质人战天斗地的故事的同时,有机会经常跟随野外调查、勘查项目组,走近这个奔走在祖国沙漠戈壁、森林沼泽的特殊人群,认识了这如矿石般朴实善良、以苦为乐的特殊人群,记录下那些真实的画面、动人的乐章。他们,就是我眼中最美的追梦地质人。他们顶天立地,风餐宿露,他们战天斗地,披荆斩棘,走近他们,地质人脸上的风霜,胳膊上的疤痕,甚至青青的胡子茬里,都印刻着丰富曲折的故事。还记得,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鞭炮味,而地质队员却要奔赴那千里之外的遥远矿区。临出门时,看到母亲双鬓星星点点的白发,眼角深深浅浅的皱纹,看到妻子双眼满含着晶莹的泪花,深情地凝望和眷恋,看到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呼喊着:爸爸!小手慢慢地松开紧牵着的衣襟,那些太多难以割断的不舍,都在这一瞬间涌上心头。然而,家人的难以割舍,却都无法阻挡地质人探寻地矿宝藏的坚定信念和执著步履,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轻轻地背转身去,大踏步地迈出家门,只是,谁也未曾看见,地质人湿润的双眸间那份坚定和毅然。
   大兴安岭茫茫无边的大草原,那有最蓝的天,天上飘着最白的云,云朵下是绿得漫无边际让人心醉的草原,草原上盛开着最美丽的杜鹃花,还有那花下清新的泥土,沉默的矿石,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牵系着地质队员的心。天山山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曾留下他们探索的足迹,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在从不停歇的征程中,他们由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稳健的壮年,又从人生不惑的中年渐渐步入了身形佝偻的老年,而他们依然无怨无悔,把一个又一个新的使命扛起。地质人苦苦找寻的矿藏,就像在夜晚远处的那缕灯光,总是指引支撑着他们,一路向前,向前…
   地质行业是极其艰苦和特殊的行业,很多地质工作者一年有半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坚守在极其艰险和恶劣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单位、组织的温暖、家人的理解,如果没有个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坚守,往往是支撑不下来的。所谓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最终还是事业留人,近五年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以“四个服务于”的探索实践,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国家重大战略在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落地。一是服务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绿色矿业发展,率先立项并组织实施以矿产资源基地为单元的资源环境技术经济评价的综合地质调查,通过“内蒙古赤峰”和“新疆东天山”2个二级项目,实现了从专业调查到综合地质调查的新方向的转变,取得丰硕成果,并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示范项目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中应用推广。二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率先立项并组织实施了“河北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钟自然局长亲率团队到项目基地检查指导。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考察后,率先立项并组织实施了湖北宜昌黄柏河综合地质调查项目,二个生态地质调查项目精准对接地方政府需求,为优化地方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支撑地方绿色崛起,提供了综合的地质解决方案。二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成为二级项目的工程副首席。担当重任。三是服务于地质大数据云计算的有色地质云数据库建设,已经于去年率先在地调局云平台上线。四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地质调查和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综合研究,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及所属企业于2003年就开始走出国门,基于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近三年来,联合地质调查局全球资源战略中心,以及国内大型矿业企业,召开了三届“矿业企业科学走出去”丝路品牌会,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通过“四个服务于”的拓展,我们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支持单位转型发展的业务、项目和平台,更好地推动和引领了单位的发展,也为年轻地质队员搭建起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导师带徒弟”、“员工成长计划”、“党员成长计划”的全员能力建设的实施,让他们走上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富脑袋,富口袋,展现风采,实现价值,成长为支撑单位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的故事还在续写
   看似寻常最奇崎,成就容易却艰辛。回顾六十五年的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披星戴月的拓荒创业岁月里,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中,还是在千帆竞发的科学发展征程上,地质人始终意气风发,高奏精神壮歌。一批老专家、老党员长期奋战在野外地质勘查一线,以身示范、传帮教带。一批年轻人活跃在内蒙新疆、云南青海,国内国外,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环境最恶劣,哪里就有我们可敬可爱的地质找矿人,哪里就有我们可敬可爱的共产党员,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执著的坚守,书写着地矿尖兵“成长、跨越、收获、希望”的无数个动人故事,他们用丰硕的成果、可喜的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为祖国寻找出深藏地下的富饶宝藏,为祖国“绿水金山”“金山银山”的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明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党100周年的新的历史阶段,也将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朝着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阔步前进。展望未来,我们既倍加珍惜历史积累的财富,也满怀信心憧憬美好的未来。面对走势多变、跌宕起伏的市场形势,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承载着资源报国的责任与梦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抓资源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国家各类科研项目,努力确保进入地学科研“国家队”序列,在保持特色、做强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转制院所科研优势地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发展转型,向着建成“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一流地质科技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努力走出一条赶超跨越、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路,向前延伸着,地质人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而心底深处浓浓的地质情结,正是地质人披坚执锐、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继续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大矿、富矿,这份浓浓的割不断、打不散的不了“地质缘”,将引领和激励着追梦的地质人继续开拓创新,阔步前行。共产党员——是我们不变的名字,共产党员——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是我和我的祖国不忘初心的庄严承诺,也期待着有更多地质人特别是共产党员成长的故事,激励、示范和引领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奔跑。

2020年10月23日 10:35
浏览量:0
首页_04150935_911    党建群团    “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征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