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坚持“两个并举” “四个服务” 转型发展取得系列新成绩——2018年度工作报告之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推进落实“资源地质与民生地质业务并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并举”,探索实践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矿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转型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绩。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院党委按照党中央和协会党委的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开幕会盛况,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指导落实“书记讲党课”,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政治思想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深刻理解所做工作在实现国家战略、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创建一流地质科技企业中的深远意义。抓党建促业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两个责任”,发挥“两个作用”,继续保持“双文明”称号。

      二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承担国家项目和科技创新保持地勘行业领先优势。据初步统计,院实现营业收入5219万元;中色地科公司合并报表经营收入8.53亿元。院承担国家地质项目数量、经费和成果,继续保持地勘行业领先地位,承担科研与地质调查项目19项,落实经费4700万元。其中,地质调查二级项目2项,地质调查子项目4项,新疆两权价款项目、行业公益性科研项目、305项目和973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深地”专项课题3项、专题2项。各项目均按计划完成年度任务。院参与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吐哈盆地南缘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研究与找矿靶区评价”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软件著作权7项。毛启贵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张会琼获“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龙灵利获“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称号。院本部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9篇。

      三是服务于找矿突破和绿色矿业发展的综合调查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服务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绿色矿业发展,率先立项并组织实施的新疆东天山和内蒙古赤峰两个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找矿取得突破。内蒙古赤峰项目新发现大批锡矿化线索,提出大兴安岭南段在锡多金属找矿潜力上有望成为“第二个南岭”。东天山项目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取得找矿发现和突破;二是地质环境调查创新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地质环境本底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初步形成基地矿业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三是受资源评价部委托,编写完成“资源基地综合调查技术要求”,通过专家论证和地调局专题办公会,并推广应用。项目成果转化初见成效,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专项课题、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立项,以及地调局2019-2021年滚动立项。

      四是率先实施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调查项目,提供地质解决方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率先立项并组织实施的“河北承德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对接承德“三区一市”发展定位需求,实施土壤质量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矿泉水和地热水)、地质灾害与矿山环境、地质遗迹(旅游地质)等四项综合调查,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支撑绿色崛起提供了地质解决方案。201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亲率考察团,赴项目基地调研考察并与承德市政府交流。承德生态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思路和阶段性成果,得到地调局和地方政府高度评价,列入地调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地质调查的示范项目。

      五是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形成先发优势。探索从项目创新向平台创新转变,以院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六家共建单位,设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勘查-开采-闭坑全链条绿色评价和标准制定研究。2017年8月,我院组织了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陈全训共同为业务中心揭牌。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调查取得“提出科技问题-列入示范项目-编写技术要求-设立业务中心”的系列进展。

      六是发起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丝路论坛,引领矿业企业科学走出去。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中国矿业科学走出去之路。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研究深入,提交构建中国商业性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议报告,建立起加拿大上市公司数据库。2017年6月,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矿业科学走出去”为主题的丝路矿业论坛。10位部长级官员、14位院士,10余家国内大型矿业公司代表到会作报告交流,与紫金、中金等5家知名大型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中色丝路矿业咨询公司,组建了中国合资格人学友会,初步构建起矿业全产业链所需要的地质、采矿、选矿、安全、环境、法律等国内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奠定了中国矿业智库建设的基础。

      七是规范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持续改进。加强成果集成,促进成果转化,调整新设地质产业、勘查技术、成矿预测研究所(有色金属矿山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产资源、地质生态和地质信息中心等6个专业研究所(中心)。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加强党建工作,院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分开运行,增设监审室,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严格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逐项落实六方面、11项整改措施,全面完成2017年巡视整改任务。加强国家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严格按照地调局经费管理要求,规范使用经费、拨付资金。推行以员工成长计划和院领导“三个一”能力提升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团队”活动。项目质量管理规范,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审。严格执行技术人员-项目组-院三级检查制度,完成野外验收的4个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均获优秀。在地调局组织的质量与管理检查中,2个二级项目质量均获优秀。单位管理再获97高分,并获地调局官网报道表扬。通过水工环专业模块与DGSS系统数据表单对接验收,初步搭建“蓝云”平台体系。

      八是中色地科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调整转型。院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中色地科公司积极探索从重资产型向轻资产平台化公司的调整转型,在坚守资源勘查主业、稳定矿业与海外资源发展的同时,民生地质领域实现了持续增长。

      民生地质业务已成为新的支撑单元。中色测绘公司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服务和新业态,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称号,排名从47名跃升为32名,获河北省首届地理信息产业“二十强企业”第一名。利用互联网+技术,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科技成果及奖励12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测绘工程白金奖1项;中色环境公司与成都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拓展监测、土地规划等新业务类型。提高项目实施能力,项目验收一次性通过率100%。与房山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撑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园区,获区“优质工程”1项;中色文旅公司与承德市宽城县政府签订蟠龙湖全域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与湖南资兴黄草镇政府签订东江湖花园岛养生度假项目协议,承接北师大实验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和地学科普研学任务。

海外资源板块稳健发展。所持海外上市资源公司市值比去年增幅20%。海外投资核心项目-EAM公司的埃塞俄比亚铜锌金矿项目探获大型资源量,并获发采矿许可证。澳洲Sandstone金矿项目不断取得重要找矿发现。

      矿业开发板块基本稳定。盛世莲花公司完成长汉卜罗银铅锌矿区30万吨/年采矿项目前期合规工作。在红海矿区发现了富铜金矿体。中色蓝天矿业公司初步建成中小矿山评级模型MRR,探索搭建产融服务平台。

     资源勘查触底回升。中色地科勘查事业部(钻探公司)实施项目18项,在非洲、东南亚的海外勘查服务业务呈现回升势头。黑龙江石墨矿项目探获大型晶质石墨矿床1处。物探事业部实施物探项目10项,航磁组完成高原地区低空航飞任务,为业主提交了高质量的测量成果。新疆鑫汇公司寨北山铜矿详查项目圈出富铜金矿体,野马泉金矿普查报告获自治区勘查基金优秀报告。

     科技创新培育品牌优势。中色地科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证。低空航空物探找矿系统系列化研究,完成天然场航电研发方法理论研究,启动仪器设计工作。井中三分量磁测仪以高灵敏度与精确度被中船重工715所选型为军方特殊用途。推广使用协同办公管理软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化办公。

                                                                                                                                       院党委办公室梁佳文整理编辑

2018年4月2日 08:51
浏览量:0
首页_04150935_911    新闻动态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坚持“两个并举” “四个服务” 转型发展取得系列新成绩——2018年度工作报告之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